Photo by Compare Fibre on Unsplash
踏入八月,新冠肺炎的的疫情仍然跌岩起伏、時晴時雨的令人十分沮喪。居家工作和在家網課已成了新常態;繼消失了的幼稚園畢業禮,兒子無聲無息地開展了小一生活。
我們為兒子準備了一部「上學專用電腦」,預載了他上學所需的一齊軟件和程式;六歲小人兒,對於Zoom、Google Glassroom、Gmail等詞彙的熟悉,就好像三十多年前我們熟悉的「課室」、「操場」和「音樂室」一般。我們也為他準備了一個「指定學習位置」,書桌、枱燈、文具;一應俱全。我們是「工欲善其事、必先利其器」的父母,而且我也是出了名的文具控。所以,在籌備這些的過程中,最開心的可能是我。
網上見到不少家長分享不同學校的網課安排;有些學校是如上半日學,早上八時至下午12時半;課堂與課堂之間,小朋友需要自己「轉課室」(即轉Zoom class) ;要小朋友自律、跟時間表、鍵入不同Zoom ID和密碼;還要學懂網課禮儀,真是一個非常大的考驗。兒子的學校安排是頗人性化的;每天早上兩節課,每節課有一小時;中間約每20分鐘會有3分鐘「休息眼睛時間」;兩節課中間會有十五分鐘的「小息時間」;兒子也像模像樣的打開備好了的食物盒,享受他「一個人的小息」。下午基本上是沒有課堂的,但學校會準備了中文故事、英文故事、體育課、科學科等不同的短片,小朋友每天下午自己登入Google Classroom去自行「上課」。家長唯一要做的,是放工回家後檢查一下兒子的手冊及偷看他的學校電郵,看看他有沒有依時完成「任務」。
不過,小朋友的學習能力和潛力是不可小覷的。不出一星期,兒子便可好好照顧自己的網課生活。說到底,自己學習自己顧;家長們其實是幫得了初一也顧不了十五。
0 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