選校Q&A (幼稚園篇)

作為一名經歷過兩年考K1的家長,也可以分享一些關於選擇幼稚園的想法。

先談談我的心路歷程。

因為身邊有數位好友的子女均就讀「私幼新貴」,再加上地點考慮,所以由第一天考慮幼稚園起,此校已成了我的第一選擇;不過世事又豈會盡如人意呢? 我報考此校三次 (兩次K1 一次N班),也無緣進入second in;說不失望是騙人的;不過兩年考K1,也均只獲一家正取(即是沒有AA vs BB的機會) ;第一年是一家以德育馳名的港島學劵幼;第二年是一家從來沒有考慮過的一線九龍塘名幼;開學一個月;兩家幼稚園風格有共通點;也不截然不同之處;對於新手父母來說,到底應該如何為孩子選擇幼稚園呢?

首先有三個重點要記住:

  • 沒有最好的學校,只有最適合的學校
  • 其實所有幼稚園也有學術、自理、和德育;沒有一所學校是完全不理會任何一樣的;所以真的不用太執著坊間一些好general的評語。
  • 這個世界沒有完美的學校的。雖說大家也會有齊學術、自理、和德育,但上學只有三小時(半日班),每家幼稚園也定有偏重某一方面,這是十分正常的。

然後可以問問自己以下問題:

1. 在學術、自理和品德培育之間,我心目中的黃金比例是甚麼? 是4:3:3? 是5:2:3? 或是8:1:1? 
  • 一個小孩的品格德育到底是受父母的影響多還是學校的影響多呢?我個人認為是一半一半的。而作為一名在職嗎,我真心需要學校提供一個擁有「一定程度」學術的環境。所以「力主德育」的學校對對我來說是不適合的。
  • 我本人個性一向傾向「平衡教育」,貪心的我希望開心得來又學到較一般水平略高學術的學校。所以「全攻型」學校也非為我所喜愛的。
2. 你認為孩子應早開始執筆寫字嗎?
  • 我不討論對錯;也沒有前設。我當然有自己的想法,但我絕對尊重不同的意見。
  • 如果你想法不多不大的,任何一家學校也沒有問題。但若如我般有強烈想法的,你必須要留心,有部份學校是K1寫字的,有部份是K2才開始寫字的。了解清楚,才不會有期望落差的痛苦。
3. 你喜歡多親子功課的嗎?
  • 在職媽、半職媽和全職媽對此一定有不同的想法。
  • 重複一次:了解清楚,才不會有期望落差的痛苦。
4. 你是一個重過程的家長,還是比較更重視結果的家長呢?
  • 現今世代,人人也在result oriented的職場上打滾過;付出更多,結果不如理想也可被上司罵至九血淋頭。同樣,當人人面對升小壓力;當父母「付出」了相當(包括金錢和時間心血),有「好結果期望」是人之常情。要真心問自己,你在過程和結果之間有平衡點嗎?或是更重視一方?
  • 有些人常說某九龍塘一級私幼名過於實,有學生一手名小取錄信,但有更多學生四大皆空;所以「不值得讀」。有人更因此而說其實「私幼新貴」更「抵讀」;因為學術已有足夠操練,家長不用擔心。
  • 我不評論誰個更好,但真的是兩套截然不同的「信念」。
  • 重要的事情要說三次:了解清楚,才不會有期望落差的痛苦。
5. 你應該瘋狂報考幼稚園嗎?
  • 真心不建議。
  • 我當時的策略是:分三級:學卷村幼(近家的兩間)、最心儀的私幼(兩家)、最心儀的學卷幼稚園(兩家)。
  • 第一年,只有一家最心儀學卷幼稚園正取加一家學卷村幼後補取錄。
  • 第二年,只考了三家最心儀私幼和一家最心儀學卷幼稚園;有一家私幼正取;沒有收過call waiting。
  • Offer不用多,一個合心的已足夠。對自己對孩子多一點信心吧。

張貼留言

2 留言

  1. 想問問你小孩現在是K1還是K2? 入讀私幼是否以大B身份讀會更好呢?
    (我兒是14年12月中出世的, 現PN)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我兒子現曾讀K1, 我覺得以大B身份讀私幼或卷幼也同樣更好。尤其是十二月出世的仔。

      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