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補」定「學」?



香港讀書,補習已蔚然成風。跟不上進度的會補,實力超群的同樣會補。最近與數位媽媽在社交群組閒聊的時候,方發現原來各路家長於補習的定義不一,大多人認為自己的孩子「沒有補習」,但有「上英文堂玩寫作/小組討論」;沒有「補數學」,但有去專門中心「玩奧數」。到底甚麼是「補」、甚麼是「玩」?



以為入了一條龍學校便可一勞永逸地讓孩子慢慢成長?! 我最近方發現這是一個有點痴心的妄想。眼見身邊入讀頂尖一線名校的同學仔在停課期間會不停學不停補;沒有心儀學校取錄的小朋友也要為準備叩門不停補不停操;準備入讀教快教深私小的同學也是早「操」早「超生」地過日子。

我真的可以不從俗嗎? 其實我已分不清楚甚麼是準小一生的水平。自問不是一個「無為而治」的家長,但眼見身邊同學仔們的超前學習,說不擔心是假的。

小朋友的生活,除了學習,還是學習。真的很灰。


張貼留言

0 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