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算考直資私小的,其實心底是沒有預算的。你以為是「十拿九穩」的也不定真是手到拿來般容易;事實是,作為父母,縱有再多的想法和教育理念,也敵不過種種現實的考量。
很怕面對傳統教育的壓迫,不想孩子長期存活於默測考之中;但也未必想孩子在完全放任的環境下成長。所以在選校的過程中,其實是有不少爭扎的。我們家「符合」對選校的要求有三點:
一、 要語文能力強;語文能力強弱不是以公開試成績去衡量的,尤其是本地DSE。多少考獲A / 5** 的所謂尖子其實未必能夠流利自信地以英文/普通話甚至廣東話去表達自己的。我期望兒子不論在聽、說、讀、寫任何一個範疇,都能自信地應用兩文三語。
二、不要重測考、排名和競爭的學校;有朋友跟我說,學校是社會的縮影,所以在選校時,朋友不會考慮太多壓力和內部鬥爭的問題;她是傾向讓小朋友早日「面對現實的殘酷」的。某程度上,我理解友人的出發點,但我們家更重視的是小朋友的求學求知求真的生活態度。我們不想小朋友為了成績名次而學習,而是為了求知而讀書。聽落很玄;但細味當中,其實是有點不一樣的。
三、希望學校有非DSE課程的選擇;文憑試的優劣我在此不贅。但香港教育制度的朝令夕改,使我們希望兒子能夠參與一個更具國際認受的評核。日後,不論出國升學與否,也可以有「多一個選擇」
兒子非常幸運地得到數間理想的學校取錄。當中有兩間更是完全符合我們家庭的期望。因為兩間學校也各有各好,老公意向一間,而我卻情傾另一間;最後我們讓真正用家自己選擇。兒子最終選擇了保良局蔡繼有學校。
小一,只是一個起步點;長路漫漫,還有更多的要學習的地方!
一個對於媽媽我來說是一個全新的學習模式,要一起好好加油了。
0 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