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月27日,教育局公告延長農曆年假期至2月17日。
1月31日,教育局宣布全港學校最早在3月2日復課。
2月13日,教育局宣布進一步延遲兩星期復課至3月16日。
2月25日,教育局宣布延長停課至不早於4月20日復課,確實日期有待評估。
然後,暫時沒有然後;但所有學校、老師和家長在這個多兩個月開展了「停課不停學」的忙碌生活。
網上外補課程/樂器班值不值及有沒有效是另一個大家熱烈討論的議題。坦白承認,我安排兒子繼續以網課形式學習主要有兩個原因:一是想孩子在我Work from Home時有自己的「課堂」,減少工作/會議期間孩子的突然「插入」而影響工作;二是也想孩子在升小前好好學習「如何學習」;在家進行網課,其實可以見到很多平時在職家長見不到的事情;包括小朋友平時在課堂的表現、投入度、參與度等;同時也可見識到老師們的教學模式。作為家長絕對獲益良多。至於樂器堂,我們是用非常普及的ZOOM上堂,效果比我預期中好;目前已上六堂網課,有學新歌有教新音(小兒學管樂),用大螢幕iPad上,本人在旁協助老師教學,例如調整鏡頭位置方便老師可看清兒子的指法,也會幫忙在譜上標記注意事項。你說我虎媽嗎?但我覺得這是很好的身教,讓孩子明白任何惡劣的情況下,我們也會盡力學習;同時,我們也不用一直用心指導兒子的導師在疫症下面對手停口停的情況。
停課不停學安排兩極了學習差異,包括學習能力有別及家庭支援的不同。幼稚園及初小學生的影響尤其明顯。家長可否Work from Home已有很大分別。有部份家長不只一次在面書/群組內訴苦,說如何在忙碌的工作過後還要回家跟進小朋友的學業;追進求,補不足;而小朋友能不能自律學習,於何時何地何方何人也可專心地上課非常重要。在網課期間,見到某些小朋友真的未能坐定定,有時會走開;這些也突顯了平時未必這樣留意的能力差異。也有部份家庭有多於一名小孩子,但未必有多於一部電腦/iPad去協助他們上課;在這種情況下,到底哥哥上課先,還是妹妹學習用? 對於基層家庭來說,這也是另一種負擔。
停課不停學絕對是好事,但到底如何繼續學習,如何支援所有同學也獲得同等學習機會,這又是另一個要探討的課題。
0 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