媽媽的碎碎念 - 求學之路

(網路圖片)


不知道是因為本性屬於「多憂多慮」系還是普遍媽媽也會比較「思慮周詳」,對於兒子升學的問題,教育的方針,我承認我是想得比較多的。

隨著兒子的成長,他的個性和特質也越來越明顯;某程度上,他鮮明的個性讓媽媽我有點措手不及。剛過去的家長日,班主任老師也明確地告訴我,兒子是比較適合活動教學和IB類學校的。再一次引發了我和外子新一輪的升學討論;到底我們應否考慮國際學校呢?


國際學校的學習模式我是欣賞而且認同的。不過中文讀寫能力和傳統文化方面,卻是我一直糾結不選讀國際學校的原因。我覺得今時今日的教育,仍流於成績論功過實在是非常不合時宜;在未來十至二十年,我和外子真心相信有一部份專業會出現兩極化現象 - 一般專業人士會被人工智能技術取代,然後一批表現超卓的專業人士會進行專業監管及管理的工作。

所以,我們兩公婆是更重視兒子的語言發展、溝通表達能力、創造力、和毅力。

到底甚麼學校更適合我們這一家呢?





張貼留言

0 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