也談孩子的教育(二)

上星期六的小一「派彩」的新聞鋪天蓋地,
電視機上、面書友人洗板,
本人完全逃避不了的受到不少衝擊。
記得去年9月,我寫了一篇「請讓我繼續不長進吧」的文章,
經過九個月,我的想法仍是沒有改變的。
我不打算投入「起跑線」的競逐,
但我仍可故作瀟灑,隨遇而安嗎?
我想我實在不可以。
首先,我覺得要了解現今的教育制度是怎樣的一回事。
坦白說,上網爬文,
知道越多,越不想面對。
了解過後,我覺得其實可以不用太苦惱。
只要清楚自己的想法和目標,
基本上,作為家長,
便是要堅定自己的信念,
不要因為身邊的親友而輕易動搖。
自己低頭努力向前行做是了!

只須記住:There is no free lunch!!


就以考小一為例:
  1. 想入一線直資私小 ﹣ 絕無可能單靠運氣會成功;必須與孩子一起努力
  2. 想入一線名津 ﹣ 完全靠父蔭(計分)或超級運氣
  3. 想人一線地區津校 ﹣完全靠父蔭(計分)或純運氣
  4. 想小孩在沒有壓力下成長,完全不追求名校 - 作為家長,便要好好「頂住」姨媽姑姐三叔四嬸的指指點點。
公道一點,我不會認為「谷孩子」的一定不是好家長,只是他們的選擇吧。我也不會認為「不谷孩子」的一定不重視學業,只是彼此對教育的方法不同吧。

重點是,家長要知道自己的目標是甚麼,孩子的天資是如何,因才施教呀!


對呀!現在每一位家長也認為自己的孩子是叻仔叻女;

好似除了名校以外,所有學校也是「不可讀,去叩門啦」的類別。
但這是可能的嗎?
做父母的,請擦淨自己雙眼,望清楚孩子的本質和天份吧!
我知道這樣說是很殘忍的。
但讀書是否「谷」說會成功了。
到最後,可能孩子只會變成一個毫無朝氣的木偶公仔。

你問我,我會說,我的重心由始至終也沒有改變;對於教養孩子,我依然是認為:
  1. 品格教育是最重要;孩子必須正直、待人以誠;有容乃大。
  2. 堅毅的個性、抗逆的能力
  3. 愛探索、喜閱讀
  4. 求知的心
  5. 學業
訂下目標,有人會選擇隨心出發,有人(如我)會好好計劃。
我也知道「天氣不似如期」,計劃再多,也趕不上變化。
孩子每天在成長,我也在不斷學習。
但性格使然,我實在不會「到時再算」。
我是較傾向多做RESEARCH,讓自己有點心理準備的。
最後,我想講一句,谷讀書與愉快童年,不一定有衝突。我本人是一個例子。

我在非常傳統的教會學校讀精英班,功課練習比其他同學較深較多;
但的從來不會覺得這是「谷」,相反,更會有種「越操越想操的興奮感」。
我是非常受谷而且ENJOY被谷的一類異數。
我讀書考試從來都不覺壓力或不快的。
考得不夠好,便下次再努力吧。
但如果孩子是不可催谷型,谷讀書便真的是握殺他的童年。

所以,
說到尾,襯孩子還小的這兩年,好好觀察孩子,了解他是甚麼性格,再選取合適路線吧。

目前,我的一點想法:
  • 做大B細B其實不重要,如果他是早熟型,有學校收,我又不會一定要求他做大B;有人說做大B考小學有著數;但我想說,其實我不介意孩子有「失敗」的經驗的。我是「適量的挫折會讓孩子可更拙壯成長,變得更堅毅」的信徒。我真心的!
  • 會為他報讀區內國際幼稚園的兩歲班(要在半歲起排隊,有位、適齡;便可入學)
  • 會在2015年報考2016/17的N班/K班;有K讀K;有N讀N;K/N都無,便留在愉景灣做其國際鄉下仔(不過O媽媽我便要開班教中文了!)
  • 小學嘛,太遙遠;但相信也是會報考私小直資作Backup,然後以本人母校作自行/大抽獎吧。
我不介意別人如何看待我這個「計劃控」媽媽,
對於捍衛孩子的快樂這一點,
其實,我從沒有動搖過。

張貼留言

0 留言